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0月)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0月)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0月)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5.明朝宣德年间,祁门县十西都故民李舒妻李阿谢,因为继子李景祥“不行奉养”,“以弟承兄不应”为由,“经投里老及首告本县”,要求改正。徽州府根据永乐十年、二十年黄册记载做出判断,最终将户名改为“李阿谢”,同时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并将田地准还其亲弟。这表明,黄册A.加速了社会的阶层流动B.强化了民间基层的自治C.提供了人口变动的书证D.减轻了民众的税收负担
12.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市场的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一思想A.是对改良计划经济的探讨B.总体与苏联模式背道而驰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D.将计划与市场融合在一起
19.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使英国的新闻报刊从“科兰特”到《日报》获得迅猛发展。1695年《特许经营法》废止后,英国成为欧洲的报刊发行中心之一。在17世纪,一个识字的苏格兰人可以轻易地获取到英文版报纸,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英荷战争等重大事件的信息可共享。据此,英国报刊业的发展A.成为工业革命的必备条件B.得益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刺激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D.利于增强民族观和价值观
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0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