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综合素养评估(一)[PGZX C HEN]生物试题,目前高中试卷已经汇总了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综合素养评估(一)[PGZX C HEN]生物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高中试卷请关注: 趣找答案。
阶段考五1.A【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发生在红细胞内,而不在内环境中,A项符合题意;Y球蛋白属于抗体,存在部位主要是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其与抗原结合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B项不符合题意;突触间隙为组织液,即乙酰胆碱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发生在内环境中,C项不符合题意;乳酸与HCO发生反应可发生在血浆中,即可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不符合题意。2.C【解析】本题结合劳动实践,考查内环境的渗透压、水平衡调节等。据分析可知,此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项错误;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此时兴奋性增强,B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的水量增加,D项错误。3.B【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知识内容。人体在运动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活动加强、心血管中枢兴奋性加强;在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消化腺的活动加强。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4.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知识内容。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A项正确;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项正确;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C项正确;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项错误。5.B【解析】本题考查反射的知识内容。“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很受启发”“当你阅读此题时,正冥思苦想”,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吃梅子时分泌唾液”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6.C【解析】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只能由④传递到③,A项正确;④是突触前膜,在突触前膜可以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B项正确;②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①(受体)结合后起作用,并不进入细胞内,C项错误;⑤是突触间隙,其内的液体实质是组织液,属于人体的内环境,D项正确7.A【解析】本题考查验证胰岛素功能的实验设计。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A项正确8.C【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防线。树突状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项不符合题意;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破坏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项不符合题意;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C项符合题意;人体对外来器官的免疫排斥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项不符合题意。9.D【解析】本题考查免疫活性物质等知识内容。抗体是一类蛋白质类的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是致病因子,A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项错误;细胞免疫过程有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项错误;体液免疫过程有细胞因子、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参与,D项正确。10.B【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历程。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影响从尖端传递到下面,但没有证明是某种化学物质,A项错误;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块作用于尖端以下的·14·【22新·G3ZCJ·生物·参考答案一R一HAIN)
[db:内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