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Fe(SO4)3与KI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实验过程中所加KI过量,无论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最终KI都会有剩余,因此无法利用检验厂的操作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A错误;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CO-与Ba2+反应生成难溶物BaCO3,CO-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由红色变为淡红色或者无色,由此可说明CO-浓度变化对水解平衡的影响,B正确;比较AgI和AgC1溶度积大小的方法为向等浓度的NaCl、NaI混合液中加入O.lmol·L-1的硝酸银溶液,首先出现黄色沉淀,则AgI的溶度积小于AgCl的溶度积,C错误;利用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进行,D错误。
6.D HCN的结构为H一C三N,故1 mol HCN中有2NA个π键,A错误;C2H6O有同分异构体乙醇和甲醚两种,23gC2H6O为0.5mol,如果为乙醇则含有碳氧键的数目为0.5NA,如果为甲醚则含碳氧键的数目为NA,B错误;1个Fe2+中未成对电子数为4,故0.1 nol Fe2+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4NA,C错误;2.0gD26O和14ND3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D26O和14ND3都是10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NA,D正确。
7.A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Fe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H2通过导气管进入试管b,把NaOH溶液中溶解的空气及溶液上方的空气都由试管b的支管排出,待反应较缓时,夹住止水夹,试管a中继续产生H2,H2产生的压力将含Fe2+的溶液由试管a压入试管b中的NaOH溶液中,产生白色的Fe(OH)2沉淀,A正确;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发生副反应产生O2气体,O2与挥发出的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氯化铁是挥发性酸对应的盐,加热过程中氯化铁会发生水解形成F(OH)3和HCl,HCl会不断挥发,促进氯化铁水解,则最终得不到氯化铁晶体,C错误;碘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但是苯的密度小于水,应将水层从下口放出,有机层从上口倒出,D错误。
8.B 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有两个电子层,次外层为2个电子,则X为O元素;由盐的结构可知,Z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且能与氧形成双键,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为C元素;四种元素位于同周期,且Y能形成一个共价键,Y为F元素;W能形成4个共价键,W为B元素。根据分析可知,Y为F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上述五种元素中F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B正确;C元素的氢化物为烃,固态烃的沸点比水和过氧化氢的沸点高,C错误;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硼酸,硼酸为弱酸,D错误。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新高考2月质量检测 湖北化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