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7月联考(23-578A)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7月联考(23-578A)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7月联考(23-578A)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5.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募役法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D.免役法、更成法
13.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认为,“轴心时期,首次将后来称之为理性和人格的东西解释出来”。同样,这种终极人文关怀在《圣经》中体现也很明显。15世纪,意大利思想家费其诺将柏拉图的全部著作译成拉丁文,并著有《关于灵魂不死不灭的柏拉图式神学》。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B.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后人证实C.历史是人思维活动的反映D.客观的历史会被人主观臆断
8.据统计,1926年11月,工人党员占中共党员总数的60%,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占10.9%,农民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9月又降至1.6%。党员成分的变化反映了A.工人运动受挫影响工人党员占比B.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D.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入党积极性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7月联考(23-578A)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