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6.唐肃宗以来,翰林学士用白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用黄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律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一制度设计A.避免了政府决策的失误B.削弱了中书门下的权力C.形成了中央双轨辅政制D.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6.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但是只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表面的变化。它的创始人自身也存在着思想上的矛盾:工业化会带来农业社会的根本变革,而欧式课程的教育会动摇对儒家价值观的信奉。该学者意在强调洋务运动A.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不能有效解决国家所处困境C.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系D.将中国纳入了近代化的轨道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凡府厅州县官府所在地为城,其余市镇村屯集等地人口满5万以上者为镇,不满5万者为乡。城镇乡均为地方自治体。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行分立”。由于这种新建立的乡村基层政权承认原有的乡绅治理,国家并没有将其“官僚化”即纳入政府体系,乡村治理的基础仍然没有改变。——摘编自武力、张强《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四次历史变革》材料二乡村自治是民国时期国家规划的乡村政治变迁模式。国家一方面力图通过乡村自治来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社会层面的直接民主来迎合现代民主政治潮流。然而这种制度形式在实践中遇到了重重障碍,国家在其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乡村自治制度的制定者,又是乡村自治制度的掘墓人。特别是进入30年代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置严重的民族危机于不顾,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出于剿共的现实政治需要,大力推行保甲制度,根本偏离了民权主义的乡村自治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村民委员会一般设在自然村;几个自然村可以联合设立村民委员会;大的自然村可以设立几个村民委员会。”……各种协商议事监事的自治形式日益丰富,且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湖北省种归县在建设“幸福村落”活动中,以利益相关和地城相近为标准,将建制村以下的村落作为自治单位,发挥村民内在的主动力量,实现自我发展。——摘编自徐勇《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与深化探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实行乡镇自治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乡村自治的特点。(8分)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江西省萍乡市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1.457秒内查询了48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