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4·G3DY·语文-必考-QG](一)1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整理分享关于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4·G3DY·语文-必考-QG](一)1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如需答案j请关注我们!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4·G3DY·语文-必考-QG](一)1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A.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继承、发展“重民”“恤民为德”等思想,形成民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具有系统性。B.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和德政主张,提出了一些思想,其中,“仁政王道”思想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思想。C.孟子和荀子都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辩证地分析了民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D.儒家民本思想高度重视“德政”“仁政”,对君主提出了道德要求,并希望君主关注民生,施行仁政。【解题分析】“荀子辩证地分析了民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文意不符。由第二段中的“孟子之后的荀子更强调民众力量的两面性…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这一部分可知,荀子辩证地分析了民众与统治者的关系,而非民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C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三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景象萧条,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兼以细雨斜风,则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B.柳和花用“宠”“娇”来修饰,运用拟人手法,垂柳繁花,犹得天宠,备受人爱,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关心。C.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诗成酒醒之后、心境发生变化,一扫前愁,别有一番悠闲的欣喜。D.下片写词人枯坐愁闷,恹恹人睡了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辗转难眠的忧愁和凄然溢于言表。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4·G3DY·语文-必考-QG](一)1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