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识▶◀)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陕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识▶◀)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陕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识▶◀)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4.表2:国际联盟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应该表格反映了国际联盟()A.致力于调节大国间的矛盾B.已经名存实亡的客观现实C.对维护战后和平作用有限D.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平,通过对诸多学者关于历史上粮食亩产量、耕地面积的垦殖状况和人口的增长的研究成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从春秋战国社会粮食总产量的205.39∼3亿万斤,到明清以后的2千~3千亿万斤,可谓一路攀升,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既满足了人口不断增殖的需要,也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从理论上讲,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不应该存在太大问题,但另一个事实是,中国古代社会灾荒频生,粮食危机时刻存在,正如吴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们发明了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他们还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下列关于材料中“法律条文”描述正确的是()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C.促进古代印度经济发展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陕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