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名卷·安徽省2023年中考大联考二2生物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合肥名卷·安徽省2023年中考大联考二2生物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合肥名卷·安徽省2023年中考大联考二2生物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7.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提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萨顿推论的理论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中中B.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D.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作出上述推论
10.下表为不同环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对彼此所造成的影响,其中“+”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B.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低C.人体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和人的相互作用类别可能属于甲或丙D.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
(2)甲型H1Nl流感病毒感染期间很多人使用镇痛药对抗病毒导致的关节疼痛。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的一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据图1推测并完善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机理:。手术后的病人在施用芬太尼后,可酌情适度进食,此时(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加强。
合肥名卷·安徽省2023年中考大联考二2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