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答案)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使湿纸很快变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3.(2分)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可判定电源左端是 极(选填“正”或“负”)。
4.(2分)许多人跑步健身时佩戴智能手环,它可以显示“配速”,“配速”表示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某人跑步结束时其佩戴的智能手环显示配速为6min40s,由此可以计算出他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m/s。
5.(2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6Ω,则定值电阻R2两端电压为 V。
6.(2分)用某型号天然气热水器烧水,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J/m3的天然气0.12m3,若该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84%,则能将20kg初始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 ℃[c水=4.2×103J/(kg ℃)]。
7.(2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8.(2分)如图所示,某斜面的斜边长为5m,高为2m,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一个重为6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A匀速拉到顶端B,已知斜面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做功 J。
9.(2分)如图所示,一长方体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2和F1,大小分别为20N和8N,则物体的体积为 m3。
10.(2分)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若通过R1的电流为0.6A,通电时间为6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 J。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1.(2分)航空航天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C.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12.(2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13.(2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4.(2分)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图乙和图丙是轻质弹簧和物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和F3是一对平衡力
B.F和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D.F和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5.(2分)某电吹风有冷风、热风两挡,如果只发热不吹风,会因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以下设计的电吹风电路合理的是( )
A. B.
C. D.
16.(2分)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皮球依次经过A、B、C、D四个位置,A、B两处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处机械能相等
B.A、B两处动能相等
C.C处机械能大于D处机械能
D.C处机械能小于D处机械能
17.(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小灯泡变得更亮 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三、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共16分)
18.(4分)用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1)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始终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应 。
19.(6分)物理实验小组为了测量小物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托盘天平的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 g;
(3)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如图丙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物块并浸入水中,待完全浸没后量筒中液面上升至28mL处,则小物块的密度为 kg/m3。
20.(6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V,电阻R有4个阻值(5Ω、10Ω、15Ω、25Ω)供选用,滑动变阻器RP规格为“10Ω,2A”。
实验序号 R/Ω I/A
① 5
② 10 0.20
③ 15 0.13
(1)开始实验时R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A;接着将R阻值换成10Ω、15Ω,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2)三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
(3)为提高结论的可靠性,换用阻值为25Ω的电阻继续上述实验,是否可行? ,理由是 。
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7分、第23题7分,共20分)
21.(6分)如图是一款新型汽车,在性能测试中,沿平直公路匀速直线行驶,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汽车总质量为1.8×103kg,在120s的测试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了1200m。求:
(1)测试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g取10N/kg);
(2)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2.(7分)一轻质杠杆OAB可绕O点转动,重为120N的物块G挂在中点A处,杠杆支点处的摩擦不计。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动力F作用在B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F的大小;
(2)用竖直向上的动力F'提起杠杆至如图乙所示位置,请画出此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3)若动力F'始终竖直向上,分析说明杠杆由图甲位置匀速提至图乙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如何变化。
23.(7分)实际电源是有内阻的,其相当于一个电压为U的理想电源和电源内阻r串联,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当开关S、S1和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0V。已知电阻R1=4Ω,R2=6Ω。求电源电压U和内阻r。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振动。
【点评】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使湿纸很快变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蒸发 。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解答】解:“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使纸的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使湿纸干得更快。
故答案为:蒸发。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3.(2分)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可判定电源左端是 正 极(选填“正”或“负”)。
【分析】结合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进一步可以知道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故答案为:正。
【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4.(2分)许多人跑步健身时佩戴智能手环,它可以显示“配速”,“配速”表示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某人跑步结束时其佩戴的智能手环显示配速为6min40s,由此可以计算出他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分析】1公里等于1000m,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某人跑步的路程s=1公里=1km=1000m,
所用时间为t=6min40s=400s,
平均速度为v===2.5m/s。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知道1公里=1000m,能够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
5.(2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6Ω,则定值电阻R2两端电压为 1.2 V。
【分析】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个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根据I=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电压。
【解答】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个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
根据I=可得R1两端的电压:U1=IR1=0.3A×6Ω=1.8V;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R2两端电压:U2=U﹣U1=3V﹣1.8V=1.2V。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6.(2分)用某型号天然气热水器烧水,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J/m3的天然气0.12m3,若该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84%,则能将20kg初始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 68 ℃[c水=4.2×103J/(kg ℃)]。
【分析】(1)根据Q放=qV可计算出完全燃烧0.12m3天然气出热量;
(2)根据Q吸=ηQ放可求水吸收的热量;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水吸收的热量,利用Q吸=cm(t﹣t0)求出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解答】解:(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V=4×107J/m3×0.12m3=4.8×106J;
(2)已知该热水器的效率是84%,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ηQ放=84%×4.8×106J=4.032×106J;
(3)设热水器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到t(即末温),
则:Q吸=c水m水(t﹣t0),即:4.032×106J=4.2×103J/(kg ℃)×20kg×(t﹣20℃),
解得:t=68℃;
故答案为:68。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效率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7.(2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P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解答】解: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光的反射定律相结合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
8.(2分)如图所示,某斜面的斜边长为5m,高为2m,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一个重为6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A匀速拉到顶端B,已知斜面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做功 1500 J。
【分析】将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拉到顶端B,根据W有用=Gh求克服重力做的功有用功,根据η=×100%求出求出拉力F做功,即总功。
【解答】解:有用功W有用=Gh=600N×2m=1200J,
已知斜面机械效率为80%,根据η=×100%可得拉力F做的功:
W总===1500J。
故答案为:15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的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常见题目。
9.(2分)如图所示,一长方体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2和F1,大小分别为20N和8N,则物体的体积为 1.2×10﹣3 m3。
【分析】浮力的实质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据此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悬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
【解答】解:一长方体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2和F1,大小分别为20N和8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2﹣F1=20N﹣8N=12N,
物体的体积:V=V排===1.2×10﹣3m3。
故答案为:1.2×10﹣3m3。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产生的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
10.(2分)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若通过R1的电流为0.6A,通电时间为6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 54 J。
【分析】由图可知,电阻R2与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利用Q=I2Rt求出通电时间为6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阻R2与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等于通过R2、R3的电流之和,
而R2、R3的阻值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R3的电流相等,
则通过R2的电流:I2=I1=×0.6A=0.3A,
通电时间为60s,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Q2=R2 t=(0.3A)2×10Ω×60s=54J。
故答案为:54。
【点评】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焦耳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1.(2分)航空航天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C.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③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A、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卫星的质量越大,惯性也就越大,与卫星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故B错误;
C、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但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超声波无法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传播不需要介质,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多知识点的一类综合题目,要结合相对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2.(2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高度越大,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
(4)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解: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A错误;
B、由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故B正确;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
13.(2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3)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电磁铁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
B.该图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
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属于电流的磁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它们对应的应用。
14.(2分)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图乙和图丙是轻质弹簧和物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和F3是一对平衡力
B.F和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D.F和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BD、以弹簧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墙壁水平向左的拉力F3,物块水平向右的拉力F2,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弹簧保持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弹簧水平向左的拉力F1,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弹簧保持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3是墙壁给弹簧水平向左的拉力,F是给物块水平向右的拉力,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BD错误;
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F1和物块对弹簧的拉力F2分别作用在物块和弹簧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容易混淆,注意区分: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是一个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受力物体,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15.(2分)某电吹风有冷风、热风两挡,如果只发热不吹风,会因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以下设计的电吹风电路合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目要求,逐项分析各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解:A、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电动机串联,同时工作,只能吹热风,故A错误;
B、闭合干路开关,定值电阻和电动机并联,同时工作,只能吹热风,故B错误;
C、开关断开时,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只发热不吹风,会因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故C错误;
D、只闭合开关S,电路为电动机的简单电路,吹冷风;再闭合S1,定值电阻和电动机并联,同时工作,吹热风,设计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设计,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16.(2分)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皮球依次经过A、B、C、D四个位置,A、B两处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处机械能相等
B.A、B两处动能相等
C.C处机械能大于D处机械能
D.C处机械能小于D处机械能
【分析】(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在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中,若不计摩擦、阻力等因素,机械能保持不变,若考虑摩擦、阻力等因素,则机械能减小。
【解答】解:ACD、皮球在跳动的整个过程中,跳起的最大高度越来越低,由于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所以机械能一直在减小,所以在A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C处机械能大于D处机械能,故AD错误、C正确;
B、皮球经过同高度的A、B两点时,重力势能相同,由于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了部分机械能,故B点的动能小于A点的动能,故B错误。
故选:C。
【点评】深入理解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小灯泡变得更亮 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根据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中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和P=UI可知电路中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A、当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故A错误;
B、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
C、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不变,故C错误;
D、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由P=UI可知,电路中的总功率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特点的应用。
三、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共16分)
18.(4分)用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1)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始终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应 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
【分析】(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3)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2)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物距小于像距,则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
(3)此时:f<u=15.0cm<2f、30.0cm>2f,则7.5cm<f<15cm;将蜡烛移至45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故答案为:(2)放大;(3)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点评】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6分)物理实验小组为了测量小物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托盘天平的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 32 g;
(3)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如图丙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物块并浸入水中,待完全浸没后量筒中液面上升至28mL处,则小物块的密度为 4×103 kg/m3。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然后观察指针位置,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回到分度盘中线;
(2)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和游码显示示数(左侧为准)之和;
(3)量筒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当小物体沉入水中,液面上升到28mL,所以小物块的体积为两次体积之差;
由ρ=计算可得出小物块密度;
【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当指针右偏时,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之和。质量为:m=30g+2.0g=32g;
(3)量筒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分度值为1mL,体积为:V0=20mL;当小物体沉入水中,液面上升到28mL,所以小物块的体积V=28mL﹣20mL=8mL=8cm3;
小物块的密度ρ===4g/cm3=4×103kg/m3
故答案为:(1)左;(2)32;(3)4×103。
【点评】测量密度的实验题是常规性实验题,要掌握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及密度的计算公式。
20.(6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V,电阻R有4个阻值(5Ω、10Ω、15Ω、25Ω)供选用,滑动变阻器RP规格为“10Ω,2A”。
实验序号 R/Ω I/A
① 5
② 10 0.20
③ 15 0.13
(1)开始实验时R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0.4 A;接着将R阻值换成10Ω、15Ω,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2)三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反比 ;
(3)为提高结论的可靠性,换用阻值为25Ω的电阻继续上述实验,是否可行? 不可行 ,理由是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
【分析】(1)电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
(2)根据表中数据,考虑到误差因素得出电流与电阻之积为一定值得出结论;
(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得出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10Ω连入电路中时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大值,据此分析。
【解答】解:(1)开始实验时R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该示数为0.4A;
(2)根据表中数据,考虑到误差因素,电流与电阻之积为:
UV=IR=0.4A×5Ω=0.20A×10Ω=0.13A×15Ω≈2V;
为一定值,由此可得: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滑=U﹣UV=3V﹣2V=1V,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10Ω连入电路中时,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大值为:R滑=2×10Ω=20Ω<25Ω,换用阻值为25Ω的电阻继续上述实验不可行,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故答案为:(1)0.4;(2)反比;(3)不可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点评】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考查数据分析及对器材的要求。
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7分、第23题7分,共20分)
21.(6分)如图是一款新型汽车,在性能测试中,沿平直公路匀速直线行驶,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汽车总质量为1.8×103kg,在120s的测试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了1200m。求:
(1)测试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g取10N/kg);
(2)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分析】(1)根据G=mg计算汽车的总重力,根据题意计算汽车受到的阻力,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直线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
(2)根据W=Fs计算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根据P=计算功率。
【解答】解:(1)汽车的总重力G=mg=1.8×103kg×10N/kg=1.8×104N,
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f=0.05G=0.05×1.8×104N=900N;
由于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直线行驶,受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F=f=900N;
(2)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W=Fs=900N×1200m=1080000J,
功率为P===9000W。
答:(1)测试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900N;
(2)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9000W。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和功、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要求掌握。
22.(7分)一轻质杠杆OAB可绕O点转动,重为120N的物块G挂在中点A处,杠杆支点处的摩擦不计。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动力F作用在B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F的大小;
(2)用竖直向上的动力F'提起杠杆至如图乙所示位置,请画出此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3)若动力F'始终竖直向上,分析说明杠杆由图甲位置匀速提至图乙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如何变化。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2)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3)利用几何知识中的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解决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
【解答】解:(1)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OB=G×OA,因为OB是OA的2倍,
所以F=G,即F=×120N=60N;
(2)如图所示,过支点O分别向动力的延长线和阻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力臂,如图所示:
;
(3)如上图,OB=2OA,OC=l2,OD=l1,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OAC∽△OBD,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即=,
则=,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1×l1=G×l2,即F1==G×=G,
F=G,所以F1=F,所以提升过程拉力F的大小不变。
答:(1)F为60N;(2)见解答;(3)见解答。
【点评】本题通过具体实例创造性考查了杠杆平衡原理的应用,力臂的画法,充分利用几何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7分)实际电源是有内阻的,其相当于一个电压为U的理想电源和电源内阻r串联,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当开关S、S1和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0V。已知电阻R1=4Ω,R2=6Ω。求电源电压U和内阻r。
【分析】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R1、R2与r串联,电压表测R1、R2两端的总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表示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
当开关S、S1和S2都闭合时,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表示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
联立方程即可求出电源电压U和内阻r。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R1、R2与r串联,电压表测R1、R2两端的总电压;
此时电路中电流:I′===0.25A,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电源电压:
U=U′+I′r=2.5V+0.25A×r﹣﹣﹣﹣﹣﹣﹣﹣﹣﹣﹣①
当开关S、S1和S2都闭合时,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
此时电路中电流:I″=I1===A,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电源电压:
U=U″+I″r=2.0V+A×r﹣﹣﹣﹣﹣﹣﹣﹣﹣﹣﹣﹣﹣②
解①②得:r=6Ω,U=4V。
答:电源电压U为4V,内阻r为6Ω。
【点评】本题测量电源电压和电源内阻的实验,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将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