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期末模拟测试卷-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期末模拟测试卷-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31×49的结果最接近( )。
A.1200 B.1500 C.2000
2.如图,王叔叔一次能挑重20千克的水,那么100桶水重( )吨。
A.1 B.2 C.10
3.琪琪去书店买书,她花了所带钱的一半多1元,买了一本《智慧数学》后还剩15元,琪琪带了( )元。
A.28 B.32 C.17
4.下面哪个算式中要先算?( )
A. B. C.
5.一块正方形草坪,边长28米。扩建时,一组对边的长度不变,另一组对边的长度增加8米。扩建后,面积增加了( )平方米。
A.64 B.224 C.784
6.小明和小红看同一本故事书,小明看了全书的,小红看了全书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看的多 B.小明看的多 C.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米=( )厘米 3角5分=( )元
48克=( )千克 10.1分米=( )厘米
8.在0,1,1.3,0.9,8,3.7,100中,整数有( ),小数有( )。
9.26×38的积是( )位数,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最高位是( )位。25×40积的末尾有( )个0。
10.一列火车从上午9时28分开出,到下午4时28分一共行驶560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11.计算42-36÷6时,应先算( )法,计算结果是( );计算(42-36)÷6时,应先算( )法,计算结果是( )。
12.广告店要做一个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广告牌,要用( )的喷绘布和( )的铝合金条。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3.估算41×29的积约是1200。( )
14.因为1000>1,所以1000千克>1吨。( )
15.比2.4大、比2.6小的小数只有2.5一个。( )
1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5倍。( )
17.计算的积的个位上是3,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 )
四、计算题(共26分)
18.口算。(每题0.5分,共4分)
24÷2= 10×34= 630÷7= 80÷2=
48÷3= 27×2= 50×60= 40×5=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8分)


20.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2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题4分,共4分)
25m18cm
37cm
五、解答题(每题3分,共18分)
22.学校举行三到六年级跳操比赛。每个年级各有6个班,每个班各选40名同学参加。参加跳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23.水果公司运来5推车西瓜,每推车400千克。这些西瓜一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24.学校体育室一共有174根跳绳。四年级4个班,每班借了16根。剩下的借给了五年级的5个班,平均每班借多少根?
25.一个蔬菜大棚长24米,宽5米。现在打算把它改建一下,面积不变,宽增加1米。想一想,长应该减少几米?
26.公园内的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4米,宽4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7.小芳和小红用下面的一根绸带做中国结。她们两人各用了多少厘米的绸带?
参考答案:
1.B
【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把31看成30,49看成50,用30乘5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49≈30×50=1500
则31×49的结果最接近150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A
【分析】根据题意,王叔叔一次挑重20千克的水是2桶,每桶水则重(20÷2)千克,再计算出100桶水重多少千克,再把千克化成吨,据此解答。
【详解】20÷2×100
=10×100
=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那么100桶水重1吨。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计算出100桶水的重量,注意:千克化成吨除以进率1000。
3.B
【分析】用15加上1求出所带钱的一半,再乘2求出琪琪带了多少元,据此解答。
【详解】(15+1)×2
=16×2
=32(元)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所带钱的一半。
4.C
【分析】根据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选择即可得解。
【详解】A.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则要先算;
B.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则要先算;
C.算式中有乘法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则要先算,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B
【分析】扩建后,增加部分是一个长方形,长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即28米。宽为增加的长度,即8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增加的面积。
【详解】28×8=224(平方米)
则面积增加了224平方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应先求出增加部分的长与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6.B
【分析】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据此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所以小明看的多。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1250 0.35 0.048 101
【分析】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角和元之间的进率是10,分和元之间的进率是100,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解答。
【详解】12.5米=1250厘米 3角5分=0.35元
48克=0.048千克 10.1分米=101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各个单位间的进率。
8. 0、1、8、100 1. 3、0. 9、3. 7
【分析】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他们都是整数;像0. 2、1.3这样的数都是小数,小数中都带一个小圆点即小数点。据此划分填空即可。
【详解】在0.1,1.3,0.9,8,3.7,100中,整数有0、1、8、100,小数有1. 3、0. 9、3. 7。
【点睛】考查了对整数和小数的认识。属于基础题,牢记定义即可解答。
9. 三 百 3
【解析】求出26×38的积,即可确定积是几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计算二者的乘积,然后确定积的最高位;计算25×40的积,即可判断积末尾有几个0。
【详解】26×38=988
所以26×38的积是三位数;
99×9=891
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最高位是百位;
25×40=1000
所以25×40积的末尾有3个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准确计算是求解问题的关键。
10.80
【分析】先将开出时刻和到达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求出行驶的时间。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这列火车的速度。
【详解】上午9时28分是9:28,下午4时28分是16:28。
16:28-9:28=7(小时)
560÷7=80(千米)
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根据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行驶的时间。
11. 除 36 减 1
【分析】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42-36÷6
=42-6
=36
所以先算除法,结果是36。
(42-36)÷6
=6÷6
=1
所以先算减法,结果是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12. 6平方米 10米
【分析】要求用多少喷绘布,实际上就是要求这个长方形广告牌的面积,即3×2=6(平方米),求要用多少的铝合金条,也就是求广告牌的周长,即(3+2)×2=10(米)。
【详解】3×2=6(平方米)
(3+2)×2
=5×2
=10(米)
则要用6平方米的喷绘布和10米的铝合金条。
【点睛】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将两个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再相乘求积,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41×29≈40×30=1200
则积约是120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因数的近似数。
14.×
【分析】比较1000千克和1吨之间的大小关系,应将1吨换算成千克,再进行比较。
【详解】1吨=100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不带单位数值比较大小直接比较,带单位数值比较大小必须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15.×
【分析】比2.4大且比2.6小的一位小数有2.5, 两位小数有2.51、2.52、2.53、…、2.59,三位小数有2.501、2.502、2.503、…、2.599…等等,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比2.4大且比2.6小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
【点睛】求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如果小数位数不确定,就有无数个。
16.√
【分析】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变化后的边长为5,分别计算出前后的面积,再解答。
【详解】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变化后的边长为5;
原来面积为:1×1=1;
后来面积为:5×5=25;
25÷1=25,所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5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采用了假设法,使题目具体化,简单化。
17.√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
1、首先相同数位对齐。
2、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详解】,计算的积的个位上应该是4,而不是3,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直接用两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看结果的个位是多少,那么最终结果的末尾就是多少。
18.12;340;90;40
16;54;3000;200
【详解】略
19.1836;2940
2457;6188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把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乘法验算时可以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详解】★ 34×54=1836 70×42=2940
验算:
63×39=2457 ★ 68×91=6188
验算:
20.352;188;34;2450
【分析】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减法;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除法;
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
【详解】1000-18×36
=1000-648
=352
308-(98+22)
=308-120
=188
(79+57)÷4
=136÷4
=34
420÷6×35
=70×35
=2450
21.正方形:625平方米;长方形:666平方厘米
【详解】正方形:25×25=625(平方米)
长方形:37×18=666(平方厘米)
22.960名
【分析】三到六年级共有4个年级,用4乘6求出共有多少个班,再乘40,求出参加跳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详解】4×6×40
=24×40
=960(名)
答:参加跳操比赛的一共有960名同学。
【点睛】解答本题还可以先求出每个年级选的学生数量,再乘年级总数,列式为:6×40×4。
23.2000千克;2吨
【分析】每推车西瓜400千克,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5推车西瓜的质量,再换算单位。
【详解】400×5=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答:这些西瓜一共重2000千克,合2吨。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单位的换算。
24.22根
【分析】先计算出四年级借的总根数,即16×4根,再用总根数减去四年级4个班共借的根数,求出剩余的根数,再除以五年级的班数5,即可解答。
【详解】(174-16×4)÷5
=(174-64)÷5
=110÷5
=22(根)
答:平均每班借22根。
【点睛】先计算出四年级借的总根数,进而求出剩余的根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4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大棚的面积,又因为面积不变,宽增加1米,用5+1=6米,求出改建后大棚的宽,再用长方形大棚的面积除以改建后大棚的宽,即可求出改建后大棚的长,再用24米减去改建后大棚的长,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改建后长方形的长:
24×5÷(5+1)
=24×5÷6
=120÷6
=20(米)
24-20=4(米)
答:长应该减少4米。
【点睛】熟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求出改建后大棚的长是多少米。
26.96平方米;
合9600平方分米
【分析】题目第一问是求长方形面积,题目中告诉了长和宽,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公式解决;第二问是单位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详解】24×4=96(平方米)
96平方米=9600(平方分米)
答;这块草坪的面积是96平方米,合9600平方分米。
【点睛】做题的关键在于熟练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明确单位间的换算。
27.小芳用了60厘米,小红用了40厘米
【分析】将这根绸带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占这根绸带的,是(100÷5)厘米。2份占这根绸带的,是(100÷5×2)厘米。3份占这根绸带的,是(100÷5×3)厘米。
【详解】100÷5×3
=20×3
=60(厘米)
100÷5×2
=20×2
=40(厘米)
答:小芳用了60厘米,小红用了4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几份是多少。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