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物理专题小练:内能(含解析)
2023届中考物理专题小练:内能
(共16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小
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 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热机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 做功冲程 B. 压缩冲程
C. 给水加热 D. 冬天搓手
下列四个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加“·”)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春天, 在院子里晒太阳
B.夏天,给杯中的 加冰块
C.秋天,给妈妈用热水泡
D.冬天,操场上的同学搓搓
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下列关于热现象、能量及其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和质量有关
B. 的冰熔化成 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钻木取火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下列示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B.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C.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气筒会发热
D.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对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冬天用暖手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C.扫地时“尘土飞扬”——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B.温度为 的物体是没有内能的
C.物体的内能越大,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共3题)
夏天同学们爱喝冰水这是通过 的方式来适当降低身体温度;严冬季节搓手变热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一壶水在炉上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比热容 ,它的内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当活塞迅速压下时,管内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小”),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
(1) 软木塞冲出过程中, 改变水蒸气的内能。
(2) 此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 能,此过程与热机的 冲程相似。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区别关键看能量的形式有无改变。
(1) 如果能量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例如: ,就是能量的转移。
(2) 如果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例如: ,就是能量的转化。
如图是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时的壮观情景。
(1) 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 ,机械能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且 比较大,同时将其制成液态的优点是 。
(2) 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内能会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 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这时卫星的内能会减小,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C
【解析】A、沿海城市青岛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新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故A错误;
B、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热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故C正确;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克服摩擦力做功来改变内能的,不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故D错误。
2. 【答案】C
【解析】A、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热水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克服摩擦做功,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3. 【答案】B
【解析】A、春天,人在院子里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增加人体的内能,故A不合题意;
B、冰块放入饮料中时,饮料会放出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
C、用热水泡脚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脚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
D、同学搓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
4. 【答案】C
【解析】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故A错误;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是通过电流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故B错误;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手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故C正确;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D
【解析】A.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B. 的冰熔化成 的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B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物体含的热量多,故C错误;
D.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A
9. 【答案】C
10. 【答案】A
【解析】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共3题)
11. 【答案】热传递;做功
【解析】同学们爱喝冰水,是因为冰水的温度比较低,能从身体中吸收热量,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搓手时两手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2. 【答案】不变;增大
13. 【答案】增加;升高
【解析】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会看到硝化棉燃烧。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14. 【答案】
(1) 对外做功
(2) 机械;做功
【解析】
(1) 这个过程,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所以说对外做功改变水蒸气的内能。
(2) 软木塞由静止冲出试管口,这说明软木塞机械能增加,水蒸气减少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15. 【答案】
(1) 热传递
(2) 煤的燃烧
16. 【答案】
(1) 变大;变大;热值;减小体积,便于储存
(2) 增大;做功
(3) 热传递
【解析】
(1) 火箭升空过程中速度和高度都变大,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因为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机械能变大。
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且热值比较大,相同质量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时可以放出更多热量。
液态氢比气态氢的分子间隙更小,密度更大,由 可知将其制成液态的优点是减小体积,便于储存。
(2) 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是做功,做功是能量的转化,例如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内能会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 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是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没有太阳照射时,卫星的内能会减小,温度会降低,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