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8个小题,共39分:其中1~15小题为单选题,每小皿2分;16~18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满选得2分)
1.(2分)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2.(2分)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C.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的作用
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
4.(2分)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5.(2分)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
D.通过(a)(b)(c)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6.(2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帽
B.螺丝钉上的垫圈
C.压路机上的碾子
D.人脚下的滑雪板
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
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8.(2分)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筷子
C.瓶盖起子 D.天平
9.(2分)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10.(2分)2022年冬奥会期间,延庆赛区将进行高山滑雪、雪车、雪橇3个大项的比赛。图中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守恒
B.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的
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
11.(2分)小明利用玻璃瓶、细管和带颜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和一个温度计(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拿着甲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上楼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上升
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
12.(2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盆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13.(2分)“五一“假期,小林和爸爸一起去登红山,小林用了15min登到山顶,爸爸用了20min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林的1.5倍,则小林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
A.9:8 B.8:9 C.1:2 D.2:1
14.(2分)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15.(2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7N
C.4﹣6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多选)16.(3分)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甲<F乙 η甲=η乙 B.F甲>F乙 η甲>η乙
C.W甲>W乙 P甲>P乙 D.W甲=W乙 P甲=P乙
(多选)17.(3分)如图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多选)18.(3分)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在1min内将总重为900N的泥土匀速提升5m。在这段时间内( )
A.拉力F做的有用功4500J B.拉力F做功的功率约33W
C.动滑轮重30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9.(2分)“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这说明 ,在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 越大(选填“动能”“惯性”)。
20.(2分)啄木鸟的嘴比较尖,相当于减小鸟嘴与树木之间的 ,从而增大了鸟嘴对树木的 ,这样有利于将树木啄破,捉住其中的害虫。
21.(2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22.(3分)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他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0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 N,甜瓜的密度约为 g/cm3。(g取10N/kg)
23.(2分)如图所示,用一木板搭成与水平面成30°的斜面,将重200N的物体沿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60N,斜面长2.4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24.(2分)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F1 F2,P1 P2(均选填“<”、“=”或“>”)
25.(1分)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26.(3分)如图,轻质杠杆的OA:OB=4: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Gp=125N,底面积S甲=1×10﹣2m2。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1×104Pa,则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力为 N,杠杆A端受到向下的拉力为 N,物体乙的重力为 N。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7题3分、第28题2分,共5分。)
27.(3分)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最高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28.(2分)为了使杠杆保持静止,可以在A点施加一个力F,力的方向不同,需要力的大小也不同,请在图中画出力F最小时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0分)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用小球和木块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2)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处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法;二是转换法,就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30.(10分)在学习了测力计后,小明想借助测力计和水能不能测量盐水的密度呢?他思考之后,设计了步骤如图:(ρ水已知)
(1)把步骤补充完整;
①测力计调零后,测出空小桶的重力为F1;
②将空小桶中倒满水, 。
③将空小桶中倒满盐水, 。
④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 。
(2)以上操作中,为什么将液体都倒满空桶?实验中用到了什么方法? ; 。
五、计算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1题8分,32题11分,共19分)
31.(8分)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
(1)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多重的建筑材料?
(2)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2.(11分)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g取10N/kg)。
(1)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求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8个小题,共39分:其中1~15小题为单选题,每小皿2分;16~18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满选得2分)
1.【解答】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体重大约是500N,不符合题意;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符合题意;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075k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答】解: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A、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此时篮球不受推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水杯静止时,在竖直方向水杯受到重力和受到摩擦力,二力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棋子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的力。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这样才能单纯地比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控制住初速度这一变量,故A正确。
B、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小车没有受到一个向前的动力,而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B正确。
C、控制住初速度这一变量,即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做完三次实验后比较,可以推导出阻力越来越小,小车就前进得越来越远,如果没有阻力,小车就永远不会停下,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所以此实验也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C正确。
D、从这三次实验中,是不能直接发现在不受力情况下小车会如何运动,即不能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还需要进行推导。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选项。
故选:D。
6.【解答】解:A、图钉帽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螺丝钉上的垫圈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错误;
C、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较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正确;
D、人脚下的滑雪板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
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不一定大,故A错误;
B、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不知道做功的多少,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
D、由功的原理可知,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故选:B。
9.【解答】解:A、重力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重力对小球不做功,故A错误;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有力也有距离,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故B正确;
C、桌面支持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错误;
D、手对白球没有力的作用,白球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同时,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气阻力,其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会变小,故A错误;
B、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而不能增大惯性,故B错误;
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速度变大,则公式P=Fv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即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C正确;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上楼时,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A错误;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甲图细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瓶内大气压不变,所以管中水柱会上升。故B正确;
C、把乙图中的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瓶内的水因遇冷体积变小,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故C正确;
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瓶子发生微小形变,瓶内的压强增大,所以,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故D正确。
故选:A。
12.【解答】解:
A、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
B、乙图,向外拉活塞,降低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可以使烧杯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故B正确;
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
D、丁图,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由题意可知,h小林=h爸爸,t小林:t爸爸=15min:20min=3:4,G小林:G爸爸=2:3,
由P==可得,小林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
====×=×=。
故选:B。
14.【解答】解:A、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A正确;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变大,则轮船浸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吃水深度变小,故B错误;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橡皮泥的重力不变,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漂浮的,故C错误;
D、潜水艇靠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为了实现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A、由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仍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3N,则可知摩擦力也为3N;故A错误;
B、在t=3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等于7N.故B错误;
C、由丙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则4s~6s内通过的距离s=vt=2m/s×2s=4m,由图乙知,4s~6s时拉力F=5N,所以做的功为W=Fs=5N×4m=20J,故C正确。
D、由丙图可知,2﹣4s内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
(1)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甲=3,n乙=2;由题可知,滑轮重、物体质量和重力均相等,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F=(G物+G动)可知,甲滑轮组的拉力较小,即F甲<F乙;
(2)拉力做的功是总功,物重相等,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重相同,做的额外功相同,由W总=W有+W额可知,拉力做的总功相等,即W甲=W乙;
(3)拉力做功的功率:P=,由于总功相等、做功时间相同,故功率大小相同,即P甲=P乙;
(4)有用功、总功均相等,由η=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即η甲=η乙。
可见AD正确、BC错。
故选:AD。
17.【解答】解:
A、在乙液体中,A漂浮,则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下沉,B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比较可知,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正确;
B、A、B实心小球在甲液体中均下沉,则甲液体的密度均小于两个小球的密度,由A项解答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甲液体中A球下沉,则GA>F浮甲,在乙液体中A球漂浮,则GA=F浮乙,所以F浮甲<F浮乙,故C错误;
D、因为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由G=mg可知GA<GB,由于A、B在甲液体中都沉底,由F浮=ρgV排可得,两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则根据G=F浮+F支可知支持力F支=G﹣F浮,所以,F支A<F支B,故D正确。
故选:ABD。
18.【解答】解:
A、W有用=Gh=900N×5m=4500J,故A正确;
B、由图知,n=3,
S=nh=3×5m=15m,
W总=FS=400N×15m=6000J,
P===100W,故B错;
C、不计摩擦和绳重,F=(G物+G轮),G轮=3F﹣G物=3×400N﹣900N=300N,题目没告诉“不计摩擦和绳重”故C错;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75%,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9.【解答】解: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质量不变,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运动速度变大,惯性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能。
20.【解答】解:啄木鸟的嘴比较尖,受力面积比较小,这样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鸟嘴对树木的压强,有利于将树木啄破,捉住其中的害虫;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压强。
21.【解答】解:A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的重力的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也是30N。
B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为20N,所以摩擦力也是20N。
故答案为:30,20。
22.【解答】解:(1)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2)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0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mL,
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ΔF浮=G排=ρ液gΔV排=1.0×103kg/m3×10N/kg×25×10﹣6m3=0.25N;
(3)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00mL,即此时所受的浮力是:
F浮=ρ液gV排=1.0×103kg/m3×400×10﹣6m3×10N/kg=4.0N;
由于漂浮,所以甜瓜的重力G=F浮=4.0N;
据G=mg可得:m===0.4kg;
甜瓜的体积V=V溢出=400mL+25mL=425mL=425cm3=4.25×10﹣4m3,
甜瓜的密度:ρ==≈0.94×103kg/m3=0.94g/cm3。
故答案为:等于;0.25;0.94。
23.【解答】解:已知一木板搭成与水平面成30°的斜面,斜面长s=2.4m,则h=s=×2.4m=1.2m,
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200N×1.2m=240J;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60×2.4m=384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100%=62.5%。
故答案为:240;62.5%。
24.【解答】解:(1)木块两次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F相等,即F1=F2。
(2)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第②次的运动速度v较小,根据公式P=Fv,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2。
故答案为:=;>。
25.【解答】解:由图知,V甲<V乙,
∵m甲=m乙,
∴两种液体的密度:
ρ甲>ρ乙,
又∵p=ρgh,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
∴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p甲>p乙。
故答案为:>。
26.【解答】解:根据p=可得,杠杆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力:F压=pS=1×104Pa×1×10﹣2m2=100N;
则物体甲对杠杆的拉力为F1=G甲﹣F压=125N﹣100N=25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A=G乙×OB,
因为OA:OB=4:1,
所以物体乙的重力为:G乙===4F1=4×25N=100N。
故答案为:100;25;100。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7题3分、第28题2分,共5分。)
27.【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到弹簧上,到最低点时,小球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弹力,并且弹力大于重力(这样小球才能被弹起),二力的作用点都画在小球的重心;
小球被弹起后不再受到弹力的作用,小球在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都是瞬间静止,不受阻力,从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28.【解答】解:过点A作OB的垂线,方向向上,即为最小力F。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9.【解答】解:(1)图甲中,让同一钢球沿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板上的木块,这是控制了质量相同,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在质量相同时,小球滚下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结论为: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处滚下,高度相同,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因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当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的大小来间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速度;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速度;(3)控制变量;木块移动的距离。
30.【解答】解:(1)①测力计调零后,测出空小桶的重力为F1;
②将空小桶中倒满水,测量小桶和水的总重力F2。
③将空小桶中倒满盐水,测量小桶和盐水的总重力F3。
④盐水的质量:m==,
盐水的体积:V=V水====,
盐水的密度:ρ===ρ水。
(2)空桶分别装满水和盐水,水和盐水的体积相等,这种利用水的体积代替盐水的体积,属于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为:(1)②测量小桶和水的总重力F2;③测量小桶和盐水的总重力F3;④ρ水;(2)使盐水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等效替代法。
五、计算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1题8分,32题11分,共19分)
31.【解答】解:(1)∵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F=G,
∴一次最多能起吊建筑材料的重力为:
G=3F=3×6×103N=1.8×104N;
(2)拉力移动距离s=3h=3×1m=3m,
拉力移动速度v===3m/s,
起重机的功率:
P===Fv=6×103N×3m/s=1.8×104W;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30%。
答:(1)一次最多能起吊1.8×104N的建筑材料;
(2)起重机的功率是1.8×104W;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30%。
32.【解答】解:
(1)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10N;
(2)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
则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3)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1×10﹣3m3;
因为V排=V木;所以V木=V排=×1×10﹣3m3=1.25×10﹣3m3;
木块全部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
F′浮=ρ水gV木=1×103kg/m3×10N/kg×1.25×10﹣3m3=12.5N;
木块浸没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F浮′=G木+F,
则压力F=F浮′﹣G木=12.5N﹣10N=2.5N。
答:(1)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为10N;
(2)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2000Pa;
(3)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需要施加的压力为2.5N。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