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教学素养测评(八)8LR语文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教学素养测评(八)8LR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陕西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教学素养测评(八)8LR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教学素养测评(八)8LR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C.韩非讲求君道的无为,黄老之学讲求臣道的无为,两者追求不同,但都含有积极意义,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D.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论语》荀子》之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儒家形成了早期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中所涉战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王诗写的是军阀割据混战,张诗写的则是抵御外族人侵。B.王诗前两句以“秦汉”“万里”勾勒时空,张诗则先扬后抑,都让人联想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C.两诗都善于选取典型画面:王诗选取秦汉边关的明月;张诗选取乱鸦噪空来衬托万人冢的荒怖。D.王诗悲壮慷慨,意境雄浑,格调品扬,语言凝练明快;张诗以景寄情,以情驭景,颇具感染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B.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而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这两种同时存在的观念中选择了前者。C.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这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D.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及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